-
韓本立主任醫師
外科
醫生介紹
韓本立,男,主任醫師,一級教授,碩士生導師,1957年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八年制),1985-1986年曾到美國紐約康奈爾大學醫學院斯隆凱特林紀念癌癥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Cornell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進行有關肝膽外科疾病的臨床和實驗研究。對肝膽疾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肝膽外科臨床研究,特別是肝膽腎結石、肝膽腫瘤、器官移植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詣。 歷任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全軍肝膽外科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肝膽外科醫院住院醫師、主治醫師、講師、副教授、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科副主任、科主任等職,現為校專家組成員,兼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實驗外科學組副組長、《中華實驗外科雜志》、《中華創傷雜志》(英文版)、《中德腫瘤學雜志》(英文版)《軍醫大學學報》(英文版)、《外科理論與實踐》雜志、《中國普通外科雜志》、《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編委及《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消化外科》副主編。 從事臨床外科醫療、教學、科研工作50余年,基礎理論扎實,臨床經驗豐富,手術技術精湛。1963年3月參加了我國最早的肝膽外科的建科工作,在我國著名肝膽外科專家黃志強院士的領導下,開展有關肝膽胰外科的臨床研究和實驗研究,特別是對以肝膽管結石為主要內容的膽道外科的解剖、生化、病理等方面的系列研究,創建了臨床診斷室,開展了PTC、ERCP的檢查方法,提出了取除結石、切除病灶、矯正狹窄、通暢引流的外科治療的基本原則,創立并完善了一系列的手術方法,顯著的提高了各種復雜的疑難病人的治療效果,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并在國內外廣泛推廣。這項研究成果獲得了2000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2作者)。 并為在1983年在重慶召開的肝膽管結石專題討會上起草了肝膽管結石的病變類型 、診斷標準及病變部位標記法,獲得大會通過。有關嚴重膽道感染所致肝臟損害的實驗研究,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所得科研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此外,在膽道損傷和損傷性膽管狹窄的手術治療、 門靜脈高壓癥 的外科治療、原發性 肝癌 的早期診斷、免疫和微創治療、膽管癌的浸潤和轉移的機理、以及器官移植等臨床和實驗研究方面亦有豐富的經驗和較深的造詣。曾參加1983年在德國漢堡召開的國際外科學術會議、1985年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美國外科醫師年會、1987年在瑞典隆德召開的國際肝膽胰外科學術會議和1996年在香港召開的國際 肝病 學術會議。 參編專著14部,培養碩士、博士、博士后38名,以第1、2、3作者發表學術論文340篇。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1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醫生擅長
從事肝膽外科臨床醫療、教學、科研工作50年,特別是在肝膽管結石、門脈高壓癥、肝膽腫瘤、器官移植等診治方面有很深的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