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滇文
骨科 脊柱外科
醫生介紹
1997.9-2016.3,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骨科 2016.4-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骨科 宋滇文,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室副主任,脊柱外科學術帶頭人。美國Baylor醫學院及德州大學MD Anderson中心國家公派訪問學者(1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醫學院Westmead醫院訪問學者(3月),并在美國RUSH、UCSF和歐洲多家脊柱中心參觀交流。現任北美脊柱外科學會(NASS)國際委員、SICOT中國部脊柱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與關節發育畸形與殘疾預防工作委員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骨腫瘤外科工作委員會、中國醫療保健促進會骨科分會骨腫瘤學組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脊柱脊髓損傷學會脊柱結核病學組、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脊柱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兼腫瘤骨病學組組長、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分會脊柱學組委員,并擔任《脊柱外科雜志》、《中國骨科基礎與臨床》、《中國矯形外科雜志》等學術期刊編委。先后在國內外雜志上發表各類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的第一和通訊作者論文15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部級基金4項。 1992年畢業于第二軍醫大學臨床醫療系,后師從我國著名脊柱外科大師——賈連順教授獲博士學位。先后擔任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教授;2016年作為脊柱外科學術帶頭人引進至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長期從事脊柱外科臨床和基礎研究工作,擅長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腰椎滑脫癥、胸椎黃韌帶骨化癥、脊柱外傷和脊柱畸形的診斷和外科手術治療,并以頸椎外科、脊柱腫瘤和脊柱結核為主要專業特色。 頸椎外科:迄今已主刀完成頸椎手術2000余例,包括頸椎病、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癥、頸椎椎管狹窄癥、頸椎后凸畸形、枕頸部畸形、頸椎腫瘤、結核、外傷等各種常見和疑難疾病;近年來,作為“華西-強生脊柱專業培訓班”的講師,向來自全國的脊柱外科醫生講解和演示各類頸椎外科手術技術。 脊柱腫瘤:現任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脊柱腫瘤學組組長、中國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脊柱腫瘤學組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骨腫瘤外科工作委員會、中國醫療保健促進會骨科分會骨腫瘤學組委員。作為國家公派訪問學者,在全美排名第一的腫瘤專科醫院——安德森癌癥中心脊柱腫瘤外科深造1年,掌握了脊柱腫瘤診治的國際最新理念;作為上海長征醫院脊柱腫瘤中心的骨干力量,主刀脊柱腫瘤手術1000余例,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組建了自己的醫療團隊,并于2016年6月轉到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院(松江院區),擅長各類脊柱原發腫瘤、轉移腫瘤和椎管內外腫瘤的診斷和手術治療。 脊柱結核:作為中國康復醫學會脊柱結核病學組委員和中國醫藥教育學會骨科專委會脊柱感染學組委員,先后提出并實施了“一期前后聯合入路”、 “后路病灶清除+270°植骨融合技術”和“病灶曠置術”等多種手術方式,針對不同病情的脊柱結核患者,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有效提高了脊柱結核的治愈率,取得滿意療效。
醫生擅長
上海第一人民醫院南部骨科行政副主任。2002第二軍醫大學骨科學專業研究生博士。現擔任北美脊柱外科學會;委員、中國殘聯肢體殘疾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與關節發育與殘疾預防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脊柱脊髓損傷學會脊柱結核病學組委員、全軍骨科專業委員會骨腫瘤學組委員、上海市骨與軟組織腫瘤學組委員。曾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醫學院Westmead醫院脊柱外科、美國德州大學M.D.Andserson癌癥中心脊柱外科。負責調控3D打印水凝膠的理化特征促進間充質干細胞的成骨分化及其在骨修復中的應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轉基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與自體血小板凝膠生物支架構建組織工程骨的實驗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MSCs復合PRP凝膠構建組織工程骨(上海市科委基金);利福平緩釋載藥組織工程骨的實驗研究(上海市衛生局基金);3D打印技術構建的新型復合組織工程骨治療脊柱腫瘤切除術后骨缺損的研究(上海市科委醫學引導項目);《脊柱腫瘤外科學的基礎與臨床》整合課程研究與建設(第二軍醫大學教改重大課題)。主要從事脊柱退變性疾病的生物力學研究、計算機手術模擬與3D打印手術技術、脊柱腫瘤的發生及轉移機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