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東院)三級甲等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位于孔孟之鄉、運河之都的山東省濟寧市市中心,始建于1896年,經過110多年的發展,醫院現已成為一所專業科室齊全、醫療設備先進、技術特色突出、魯西南地區唯一的三級甲等醫院和醫療教學科研中心,是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和濟寧醫學院第一臨床學院。醫院兩次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多次榮獲省、市“文明單位”光榮稱號。 醫院現有員工2900人,開放床位2006張,高級專業技術人員538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人,濟寧名醫30人,碩士生導師23人,博士后、博士、碩士460余人。設有46個臨床科室、20個醫技科室。其中神經外科、小兒科、急診科、心內科為省級特色重點學科,心胸外科、骨科、眼科、內分泌科、血液科、婦產科是市級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是醫院的一大特色,是山東省兩個中西醫結合基地之一。共有314項科研成果通過國家權威部門鑒定,256項獲得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建立了國內一流的健康管理中心和標準化的ICU、EICU、CCU、RICU病房、病理科及整體供應室。 醫院新的領導班子致力于提升百年品牌內涵、再造名院新亮點,堅持“新班子,新理念,新服務,新起點”和“民主管理,依法治院,和諧創新,科技強院”的理念,相繼開展了“四進、三保、兩好、兩滿意”活動,即:讓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優質醫療服務進農村、進社區、健康大課堂知識進家庭、可塑之才進國家名院強科;保障醫院各項安全、保障職工福祉穩中有升、保障病人費用穩中有降;在工作中確保質量好、服務好,讓職工滿意、病人滿意,更好地服務和造福于魯西南廣大人民群眾。 醫院堅持走“三創、四型”發展之路,全面啟動“創建無痛微創醫院、創建百姓服務家園、創建人民滿意醫院”活動,打造全省首家“無痛微創醫院”。在全院干部職工中全面開展”爭當感人型員工,打造內秀型環境,提供家園型服務,塑造經典型醫院”。充分體現了醫院對患者生命質量和人格的尊重、醫護人員對患者的人文關懷,人民醫院為人民的崇高理念。醫院實施無痛微創治療和護理,創造舒適醫療新服務,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讓患者在家園般的溫馨中享受到舒適醫療,將開創濟寧市乃至全省無痛微創醫療新時代。 醫院積極推行“健康濟寧”行動,加快推進社會共享三級甲等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投資480萬元購置的全省首臺“心連心—-健康直送車”啟動以來,載著博士、專家們先后走進山區、湖區、黃河灘區、革命老區、偏遠農村群眾就醫不方便區及部分社區等100余處鄉鎮、村莊、敬老院、學校等,為人民群眾、弱勢群體開展送健康、送溫暖大型系列義診活動,充分關注、關愛、關心弱勢群體,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歡迎。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有全國優秀院長的嶄新理念,有精誠團結、銳意進取、勇創一流的新的領導集體,有技術領先、醫德高尚的名醫專家團隊,還有思維敏捷、學識淵博的博士、碩士梯隊和甘于奉獻、技術一流的醫療、護理等員工隊伍,有“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管理理念,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這一百年品牌醫院必將會創造更多享譽全國衛生系統的輝煌和亮點,醫院的明天將更加美好!</div>
預約掛號
-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創辦于1925年,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康復、預防保健于一體的三級綜合性公立醫院,是昆山市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技術力量雄厚的醫教研中心。2014年門急診總量超過200萬人次,年出院人超過5萬人次?! ±ド绞械谝蝗嗣襻t院的前身是廣仁醫院,誕生于明嘉靖年間半繭園遺址內,由地方集資、紅十字會主辦。1935年發展成為較具規模的西醫醫院,1946年成立公醫院;1949年,由人民政府接管后改為昆山縣人民醫院,至1989年昆山撤縣建市時,昆山縣人民醫院正式改稱為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1995年,醫院順利通過了國家衛生部的二級甲等醫院的評審。2001年,成為江蘇大學附屬醫院。2003年,通過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2004年,成為江蘇省首批基本現代化醫院。近年來,醫院與上海華山醫院、中山醫院、上海市兒童醫院等國內知名三甲醫院成立技術合作中心,2007年與法國巴黎FRANCILIER南方中心醫院締結為友好醫院, 2009年獲得“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2010年獲得“全國院務公開示范點”稱號,2011年與澳大利亞悉尼大學醫學院附屬內皮恩醫院締結友好醫院, 2013年與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締結友好協作關系,醫院榮登“全國縣市級醫院綜合競爭力”排名第一, 2011年12月,被江蘇省衛生廳正式確認為三級乙等綜合醫院。2012年獲得“全國醫院(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稱號。2014年成為江蘇大學昆山臨床醫學院。 醫院規模:醫院擁有一院三區,總占地面積120畝,建筑面積16.9萬平方米,設置床位1600張。本部院區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積50畝,建筑面積5.6萬平方米,開放床位近800張,為醫教研核心區;友誼院區于2010年啟用,占地面積50畝,建筑面積9.3萬平方米,床位600張,為婦科、產科、兒內科、兒外科、腎臟內科、血透室、腫瘤內科、健康體檢特色區;廣仁院區于2010年啟用,占地面積20畝,建筑面積1.57萬平方米,設置床位200張,同時配套建有昆山市醫學觀察基地、昆山市感染性疾病實驗室,是肝炎、結核病為特色的昆山市傳染病醫院?! ∪瞬抨犖椋横t院擁有在職職工1816名,專業技術人員1732名,高級職稱376名,博士11名,碩士212名;擁有江蘇省百名醫德之星1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4名,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3名。有74名技術骨干擔任蘇州市級以上學術團體專業委員,擁有蘇州名醫1名,昆山名醫16名,昆山首席醫師13名?! W科建設:全院設有27個臨床???、33個病區、醫技科室7個,其中,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婦科、普外科、消化內科、腎臟內科6個學科為蘇州市級重點專科,肝膽外科、胃腸外科、神經外科、脊柱科、關節外科、手外科、兒外科、神經內科、口腔科、病理科、腫瘤內科、放射科、產科等30個專科為昆山市級重點????! ♂t療設備:全院設備資產約3億。擁有64排128層、40排64層螺旋CT各一臺、1.5T高場核磁共振、直線加速器、DSA、準分子激光治療儀、心臟超聲診斷儀、超聲胃鏡、BD細胞流式儀等先進設備。 科研教學:醫院于2010年啟用科研教學樓,為技能培訓、科研教學、培養人才搭建平臺。醫院為江蘇大學本科臨床駐點班、江蘇省建康職業學院護理大專班及江蘇大學臨床碩士班教學點,淮陰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實踐教學基地、江蘇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江蘇省全科醫師培訓基地。成為衛生部內鏡與微創普外科、消化內科、婦科培訓基地。近年來,醫院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江蘇省衛生廳項目5項,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項目4項。江蘇省“333工程”培養項目3項。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社科研究精品工程”優秀成果獎1項,省醫學新技術引進獎4項,蘇州市科技進步獎7項,昆山市科技進步獎22項。近三年發表學術論文共973篇,其中SCI論文62篇。擁有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32項?! ±ド绞械谝蝗嗣襻t院本著“寬廣、仁愛”,“精、勤、親、進”的醫院精神和“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堅持科學發展、科技興院的辦院方針,勇于創新,敢于爭先,努力為推動衛生事業的發展、促進人類健康作出積極的貢獻。
預約掛號
-
昭通市第二人民醫院
昭通市第二人民醫院成立于1973年5月11日,是昭陽區唯一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急救和疾病預防、婦幼保健、康復治療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和愛嬰醫院,曾被評為省、市級“文明單位”和國家、省、市級“巾幗建功”先進集體。承擔著對各鄉鎮衛生院及鄉村醫生進行專業技術培訓、進修和技術指導任務,也是醫學院校大、中專學生的教學實習醫院。昭陽區作為昭通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云南北大門交通樞紐,我院不僅承擔著昭陽區85萬余人口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和職工醫療保險工作,還有流動人口及本市其他縣(包括鄰近四川、貴州地區)的群眾來我院就醫。 1973年,我院前身昭通縣人民醫院開始籌建。早期選址:縣城北郊李子園“洋人房”,系民國時期教會開辦的診所,土木結構,無住院部,民間俗稱李子園醫院。建院初期僅有職工30人,由昭通縣屬各醫療衛生單位及原云興街聯合醫院納入國家編制的部分人員組成,兼負醫訓班的授課工作。原址李子園道路泥濘、位置偏遠、人員緊缺、設備簡陋、藥品不全。但30位職工仍不畏艱難、滿腔豪情地開始創業。1973年5月,經昭通地委、縣委及政府同意,省衛生廳批準,決定新建昭通縣人民醫院,選址于當時的環城路西段,亦即醫院現在的地址。起初征地20畝修建門診部和住院部,門診部為磚混結構三層樓,占地984.5m2,建筑面積1831 m2;住院部為磚混結構三層樓,占地841.17m2,建筑面積2229.72 m2。1974年4月,門診部竣工。1975年5月,職工從李子園醫院、西街門診部遷入新醫院,命名為昭通縣人民醫院,時有職工80名。1978年3月,住院部竣工,4月在昭通地區人民醫院派員指導下,正式開始收治住院病人。1984年,醫院更名為昭通市人民醫院,隨著行政區劃的更改曾先后更名為昭通市人民醫院和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2001年撤地設市后更名為昭通市第二人民醫院,隸屬昭陽區管轄。1996年3月,經全院職工的努力創建,被云南省衛生廳評定為二級乙等綜合醫院。2013年9月,再經全院職工按照等級醫院創建標準嚴格要求、刻苦努力、辛勤工作、無私奉獻,于2014年1月被云南省衛生廳評定為二級甲等綜合醫院,目前醫院以此為起點,開始了三年后爭創三級乙等綜合醫院的工作。 醫院占地面積19773.8平方米,現有業務用房36942平方米。在科室設置中分別設有急診科、普外科、肝膽外科、泌尿外科、骨創傷外科、頜面外科、眼科、耳鼻喉科、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腎內科、神經內科、內分泌內科、婦科、產科、兒科、麻醉科、口腔科、中醫科、康復理療科、檢驗科、放射科、功能科、院辦公室、醫務科、護理部、醫院感染管控辦、門診部、預防保健科、財務科、藥械科、總務科、人事科、醫保辦、保衛科、供應室、病案室、計算機信息中心等臨床和職能科室40個。編制病床數為800張,開設病床數800張。
預約掛號
-
新疆布爾津縣人民醫院二級甲等
</p>
預約掛號
-
天津市紅橋醫院二級甲等
紅橋醫院坐落天津市紅橋區丁字沽一號路44號,是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百姓放心醫院”。是醫療、預防、教學、科研、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 該院現有職工650人、衛技人員占86.3%,中高級以上職稱人員200余人、本科以上學歷占60%;醫院開放床位348張,設有臨床診療醫技科室38個及9個住院病區,萬級至百級層流潔凈手術室9間。擁有核磁共振、螺旋CT、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四維彩超等大型先進設備40余臺(套),醫院不斷打造藥品物流現代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引進國內先進的藥品分包機、藥品整合發藥機、成立配液中心,大大減少了患者取藥等候時間和病房護士配液時間。在學科建設上,治療心血管、呼吸系統、內分泌、消化系統、神經外科等科目疾病均有較大突破。在專科特色開展上,治療肛腸疾病、創傷顯微外科、脊柱疾病、腫瘤疾病、乳腺疾病等取得明顯效果。同時,在臨床上,能夠診斷治療各種疑難病、常見病、多發病、老年病、突發病,承擔各種大中型手術的治療。 醫院秉承“嚴謹、創新、誠心、敬業”的院訓,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管理嚴謹、技術過硬、人才兼備、設備先進、服務優良的現代醫院模式,打造出一流服務品牌,在我市二級醫院中名列前茅。 紅橋醫院辦院宗旨是:“以人為本、保證質量、持續發展、實惠百姓健康”,醫院精神是:“服務立院、關愛健康”。 內科:以老年病、慢性病為重點 分為內一、內二、內三科。在收治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基礎上,內一科以治療呼吸科疾病為特色。主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社區獲得性肺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等。內二科以治療心血管疾病為特色。主治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頑固性心力衰竭、不穩定性心絞痛、高血壓病、心肌病、風濕性心臟病、各種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統疾病,開展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糾正心律失常等項目。內三科以治療糖尿病及消化系統疾病為特色。對糖尿病及相關并發癥、糖尿病酮癥等危重癥可及時系統治療,應用胰島素泵強化治療1型和2型糖尿病取得了滿意效果。對上消化道疾病如上消化道炎癥、潰瘍、出血、腫物、息肉、憩室等可進行胃鏡下的早期診斷和胃鏡下治療。 外科:開展腹腔鏡技術等取得良好效果 科室下設普外、肛腸、腹腔鏡微創,疝外科等專業組,特別是開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目前,科室開展膽囊結石、肝外膽道結石、膽囊息肉等疾病手術治療;胃腸腫瘤根治、消化道穿孔修補、胃大部切除術、急性腸梗阻的手術及保守治療;腹部開放性及閉合性損傷的手術治療;甲狀腺、乳腺的良﹙惡﹚性腫物手術切除或根治術;急慢性闌尾炎、下肢靜脈曲張手術治療,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內痔、外痔、混合痔、肛瘺、高位復雜性肛瘺、肛裂、肛門肥大乳頭狀瘤手術,肛周膿腫一期根治,各種類型便秘的手術治療等效果明顯。 婦產科:大力開展導樂陪產、無痛分娩 婦產科是紅橋醫院重點科室之一,本著服務大眾的宗旨,提倡自然分娩,大力開展導樂陪產、無痛分娩等先進技術。早在2000年初就在全市范圍內率先建立了孕婦學校,先后開設了孕期營養監測、產前準備、分娩方式選擇等一系列教程,以促進自然分娩、積極保障母嬰安康作為一大亮點,多年來順產率及分娩量在全市始終名列前茅。為更好的服務于廣大孕產婦,設有特色營養門診,開展導樂分娩鎮痛,開設游泳及撫觸中心等。曾榮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和天津市模范集體稱號。 兒科:技術嫻熟、力量雄厚的兒科團隊 兒科是紅橋醫院的重點科室之一,具有獨立的門診、急診、專家門診、新生兒監護病房和普通病房區域。有中、高級醫師多名,有技術嫻熟、力量雄厚的??谱o理團隊。對兒童四?。ǚ窝?,貧血、腹瀉、佝僂?。┘靶律鷥杭膊。瑑和粑到y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等有豐富的治療經驗,能搶救急性中毒、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各種急、危重癥患兒,尤其在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疾病,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方面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為了挖掘服務空間,提高業務水平,還開設了哮喘、新生兒、生長發育門診。 骨科:以學科帶頭人,提升能級技術 骨科是紅橋醫院的傳統學科,經過多年的發展,引進學科帶頭人,業務水平及業務量在二級綜合醫院中名列前茅。治療包括顯微外科,手外科,各種脊柱疾病、脊柱創傷,脊柱矯形內固定、微創激光消融,各種骨關節病,關節置換、四肢畸形的矯形治療、骨與關節損傷及各種創傷的救治。尤其是近年來開展的甲類技術在本市同級醫院中領先,已獲準多項特級手術的準入。 腦系科:以常見多發病為重點滿足病人治療需要 腦系科以腦血管病及顱腦損傷等常見多發病為重點,為廣大患者的腦科病人提供了及時、有效救治,成功搶救了許多瀕于死亡的腦血管病及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受到廣大群眾的普遍贊譽。 十幾年來,腦科共收治病人10000余人,搶救危重病人2500余人。配備具有綜合救治能力的醫護團隊和多種現代化設施,對危重...
預約掛號
-
和林格爾縣人民醫院二級醫院
和林格爾縣人民醫院是集醫、教、研于一體的綜合性醫院,擔負著和林縣20萬人民的醫療保健重任。1995年被自治區衛生廳授予二級乙等醫院;1995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授予愛嬰醫院。 醫院現有職工129人,其中大學畢業22人,大專畢業35人,中專畢業50人;副主任醫7人,主治醫(主管藥、護、技)師57人,醫(藥、護、技)師38人,醫(藥、護、技)士9人;醫務人員占全院職工的比例為86%。臨床科室設內科、外科(腦外、胸外)、骨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皮膚、肛腸、康復)、五官科、急診科;輔助科室設放射科、檢驗科、電生理科(B超、心電圖、腦電圖)、病理科、胃鏡室,設床位150張。全院占地面積9990平方米,建筑面積11121.9平方米。 醫院先后投入700多萬元,購置了部分醫療設備,添置了美國產prospeed FIGE螺旋式全身CT機一臺、日本產柯尼卡190型CR、日本產FD570A彩超一臺、日本產東芝325型B超一臺、經顱多普勒血流分析儀CBS-900腦彩超一臺、除顫儀一臺、心電監護儀10臺、腦電地型圖機一臺、高頻X光機一臺、電視顯示X光胃腸透視照影機一臺、意大利產半自動生化分析儀一臺、日本產纖維胃鏡一臺、麻醉機一臺、心電監護儀、電子顯微鏡、自動脫水機、自動包埋機、冷凍臺、切片機、攤片機等大中型醫療器械50多臺套,擴大了業務范圍,醫院的業務量也隨之上升。2007年上半年的門診量13466人次,出院總人數1236人次,手術352例。
預約掛號
-
金湖縣中醫院二級甲等
金湖縣位于江蘇省中部,隸屬于淮安市,因境內有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而得名。金湖縣中醫院始建于1983年是一所集中醫、西醫、中西醫集合為一體的縣級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是全縣中醫藥、醫療、教學科研中心,南京中醫藥大學實習教學醫院,占地10325平方米 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核定床位380張,實際開放床位350張?,F有職工344人,市級名中醫師1名,高級技術職稱人員35名,中級技術職稱人員74名,開設內科、外科、婦產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肛腸科、中醫科、針灸科、傷骨科、腫瘤科等15個臨床科室,10個醫技科室,20個??茖2¢T診。 新建門診病房綜合樓總投入約1億元,既是集門診、醫技和住院為一體,又是集中央空調、中央供氧、中央傳呼、中央吸引和數字化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IS、LIS、PACS、EMR)為一體的智能化綜合大樓。專門設立了以針灸推拿、康復理療、“治未病”科和中醫專家會診中心為基礎的中醫綜合治療區。先后引進世界先進的GE螺旋CT、大型閉路電視X光機、美國GE彩色超聲診斷系統、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球分析儀、全自動尿分析儀、經顱彩色多普勒、多參數監護儀、電子胃鏡、腸鏡、鼻咽喉鏡和動態血壓、動態心電記錄儀等一大批先進設備,為提高診治水平提供了可靠保證。
預約掛號
-
北京友誼醫院三級甲等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原名為北京蘇聯紅十字醫院,始建于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后,在蘇聯政府和蘇聯紅十字會援助下,由中國政府建立的第一所大醫院。1954年,醫院從甘水橋舊址遷入現址。毛澤東主席、劉少奇副主席、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特為醫院親筆題詞。1957年3月,蘇聯政府將醫院正式移交中國,周總理親自來院參加了移交儀式。1970年,周總理親自為醫院定名為“北京友誼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9.4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9.4萬平方米。全院現有職工2800余人,其中具有正副主任醫師、正副教授、研究員及相應職稱的高級技術人員近400人。醫院設有臨床及醫技科室43個。日門診量8000人次左右,年出院5萬人次左右。現有編制床位1256張。醫院是首批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A類定點醫療機構,全市患者均可來院參保就醫,并能夠為外賓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提供服務。2009年8月正式啟用的醫療保健中心是集門、急診、住院、檢查于一體的醫療保健服務中心,配有國內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和信息系統,承擔著北京市及中央司局級以上8000多名醫照人員、保健對象的醫療保健任務。 醫院設有北京市臨床醫學研究所、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北京市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和北京市衛生局泌尿外科研究所,擁有一批學科帶頭人和技術骨干。胃腸肝膽胰疾病診治、泌尿系統疾病診治和腎移植、熱帶病和寄生蟲病診治以及中西醫結合是醫院的四大專業特色。內科學(消化系病)、影像與核醫學兩個學科是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消化內科、臨床護理、地方?。釒пt學)、普通外科、重癥醫學科獲批國家臨床重點???。醫院還被確定為北京市消化內鏡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北京市護理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北京市重癥醫學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以及北京市麻醉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在保持綜合優勢的基礎上,醫院突出特色,打造優勢學科群。在北京市衛生系統率先成立了跨學科、跨專業的疑難病綜合會診中心;發揮強強聯合優勢,成立了以消化內科、普外科、肝病中心為龍頭的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在診治消化急危疑難重癥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成立了心血管內、外科合并模式的心血管疾病診治研究中心,開辟了挽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生命的綠色通道。 醫院承擔了九五、十五、十一五攻關(支撐)課題、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公益性項目和市級課題,并擔負著世界衛生組織在寄生蟲、麻風病等方面課題的研究工作。近20年來,先后獲國家級、部級、市級、局級科研成果獎400余項。 醫院是首都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是培養高層次醫學人才的臨床教學基地。首都醫科大學消化病學系、腎病學系、泌尿外科學系、中西醫結合學系和普通外科學系等5個學系掛靠醫院,承擔著本專科生、研究生、住院醫師培訓及全員繼續教育、成人學歷教育任務。擁有15個衛生部認可的住院醫普通??婆嘤柣亍?個亞專科培訓基地。是國家執業醫師資格技能考試基地,北京市社區護士和全科醫生技能考試基地,是北京市三個臨床技能中心掛靠單位,承擔著衛生局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階段考核任務,承辦多項國家級繼續教育和師資培訓項目。目前擁有碩士培養點32個、博士培養點15個,現有研究生導師90余名;教授、副教授近140名。有多名教授在國際醫學專業學會任職,有20余名教授在中華醫學會各專業學會、北京分會以及國家級雜志擔任副主委以上職務。 醫院積極開展多渠道、多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先后與美國、日本、韓國、丹麥、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醫療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派出各專業人員出國深造。設立李桓英基金會資助青年骨干出國研修項目,促進了醫院學術水平的提高。 醫院曾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多次被授予首都文明單位標兵等光榮稱號。 醫院成立60年來,得到了各級領導的支持鼓勵與悉心指導,也牢記著黨中央和老百姓的殷切希望與盈盈囑托。幾代友誼人實踐著“仁愛博精”的友誼精神,不斷開拓創新,奮力拼搏。2011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來到醫院視察和調研醫改工作,對醫務人員積極投身醫改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對醫務人員無私的奉獻精神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做出重要指示,宣布友誼醫院為全國及北京市的公立醫院試點改革重點、試點單位。在推進和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的進程中,今天的友誼人將以更高的起點和嶄新的精神風貌,團結協作,與時俱進,勇于擔當,繼續前行,以高超的醫術和無私的愛心,努力攀登醫學科學高峰,逐步向“綜合優勢明顯,??铺厣怀觯瑖鴥纫涣?、國際知名的大學醫院”的目標邁進,開創北京友誼醫院更加美好的未來,為首都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