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黔江中心醫院三級甲等
重慶市黔江中心醫院于1998年由原黔江地區人民醫院、地區康復中心、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合并組建,是渝東南地區唯一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重慶市定位的覆蓋渝東南地區的區域性醫療中心、急救分中心、傳染病救治中心、地市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醫療救治中心,是國家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基地、國家司法鑒定機構和重慶市住院醫師(護士)規范化培訓基地、重慶醫科大學教學醫院,集重慶市黔江中心醫院、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黔江分中心、黔江區人民醫院、黔江區紅十字醫院、黔江區傳染病醫院、吉首大學附屬黔江醫院“六塊牌子”于一體。 醫院占地面積17萬㎡,建筑面積73856㎡,擁有1.5T超導核磁共振、128排螺旋CT、16排螺旋CT、平板數字減影機、數字胃腸機、鉬靶機、牙片機、直線加速器、四維高檔彩超、心電生理系統、血液透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細菌自動培養分析系統、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基因擴增儀(PCR)、全自動包埋機、自動組織脫水機、冰凍切片機、鈥激光治療儀、前列腺氣化電切鏡、電外科手術系統、白內障超聲乳化治療儀等先進醫療設備,以及HIS系統、LIS系統、PACS系統、遠程會診教學系統、合理用藥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供應室質量追溯系統、病案管理系統、檔案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等信息管理系統。現有職工1156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17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166人,碩士研究生34人;有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重慶市名中醫1人;有中華醫學會、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醫院協會相關分會(專委會)委員3人,重慶市醫學會、重慶市中醫藥學會、重慶市醫院協會常務理事5名、理事4名,重慶市醫學會、重慶市中醫藥學會、重慶市醫院協會相關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3名、副主任委員7名、常務委員8名、委員51名,黔江區醫學會、中醫藥學會、護理學會會長單位。 現編制床位1500張,實際開放床位700張,設置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血液腫瘤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感染科、老年病(內分泌)科、骨科、神經外科、普外科、胸心外科、泌尿腎病科(含泌尿外科、腎內科)、婦科、產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兒科(含新生兒科)、急診科、重癥醫學科、口腔科、皮膚科、中醫科、康復醫學科、麻醉手術科、精神醫學科、疼痛科、臨床營養科、門診部等臨床科室28個和檢驗科、放射科(含CT室、普防室、介入導管室)、超聲科、病理科、輸血科、心腦電圖室、供應室、健康管理科等醫技科室8個。其中兒科、急診科、檢驗科為重慶市臨床重點專科,心血管內科、普外科為重慶市醫療特色專科,內科、外科、全科醫學科、神經內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婦產科、兒科、護理等9個專業為重慶市住院醫師和護士規范化培訓基地,有黔江區重點專科18個、黔江區重點實驗室2個、遠程會診中心2個。 近幾年來,我院開展以微創、介入為特色的新技術、新項目500多項,大部分填補了我區和渝東南醫療空白;開展重慶市住院醫師(護士)規范化培訓及全市全科醫師培訓工作,承擔吉首大學醫學院臨床教學和各院校本科、專科、中專生教學實習任務;開展科研項目176項,其中主研國家級科研課題1項、參研國家級科研課題6項、主研重慶市科研課題4項、主研重慶市衛生計生委科研課題36項、主研黔江區科研課題162項,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4項,獲市衛生計生委科技成果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獲黔江區科技進步獎15項。先后獲得重慶市衛生單位、重慶市園林式單位、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市衛生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市“三好一滿意”活動先進單位、重慶市優質護理服務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醫院的醫療、教學、科研水平在渝東南地區處于領先地位,形成了渝東南醫療中心,功能輻射武陵山片區。 醫院按照建設武陵山區醫療高地要求,在正陽新城區規劃用地275畝,建設24萬平方米的門診部、急救中心、兒童醫療綜合樓、住院樓、醫技樓、精神病區、傳染病區和教學科研、后勤保障用房等,增加開放床位1500張,形成以正陽為總部、城西為分院,集綜合醫療區和兒童醫院、精神病醫院、傳染病醫院、地方性疾病研究所以及重慶醫科大學臨床學院黔江分院、重慶醫科大學護理學院黔江分院、吉首大學附屬黔江醫院于一體的體現民族地區特色的山水園林、生態環保、人文舒適、技術良好、服務優質、設備一流的大型綜合性醫院和現代園區,成為武陵山片區醫療高地。
預約掛號
-
樂平市婦幼保健院二級甲等
始建于1953年,現位于樂平大道11號,是全市唯一一所集醫療、保健、教學、科研于一體的二級甲等婦幼保健專科醫院,醫院占地面積35.5畝,建筑面積20000平方米,設置床位200張,在職職工240余人,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85%,高中級職稱占專業人員的30%。醫院先后榮獲“全國兩癌普查先進集體”“江西省愛嬰醫院”、“景德鎮市群眾滿意醫院”等榮譽稱號。是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省兒童醫院、省乳腺專科醫院協作醫院,是“新農合醫療保險”及“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報銷定點醫療機構。醫院設有:婦科、產科、兒科、新生兒科、乳腺科、口腔科、急診科、NICU、婦女保健科、兒童保健科、體檢中心、產后康復中心、孕婦學校、小兒水療中心等臨床、保健業務科室。現擁有進口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電解質分析儀、進口血氣分析儀、無創呼吸機、經皮測膽儀、微量元素分析儀、多功能機、DR、乳腺鉬鈀X光機、呼吸機、超聲聚焦刀、LEEP刀、陰道鏡、骨密度測量儀、心電監護系統和進口腹腔鏡等先進的醫療設備。醫院特色:我院開展了無痛人流、、非藥物鎮痛導樂、家化產房、VIP病房、超聲產前診斷、新生兒聽力篩查、、新生兒重癥監護、兒童康復治療、產后康復治療、孕期營養分析、婦科腔鏡手術及陰式手術等。
預約掛號
-
昆明市中醫院三級甲等
昆明市中醫醫院始建于1956年,醫院傳承著深厚的中醫文化底蘊,名醫名家薈萃,中醫專科特色突出,技術力量雄厚,管理先進,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防保、康復、社區醫療等綜合服務能力為一體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全國示范中醫醫院、云南中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云南省中醫名院、云南陸軍預備役師師醫院、昆明地區“十佳”醫院、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社區中醫藥與技能培訓示范基地、昆明市中醫藥制劑中心。 醫院有院本部及關上醫院兩個執業地點,總占地面積21343.6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6193.2平方米,編制病床位570張,設有23個臨床科室、10個醫技科室、2個社區衛生服務站。 在建呈貢新區醫院投資8億,占地面積124畝,總建筑面積118000平方米,病床 1000張,預計2013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醫院現有在職職工676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31人,高級職稱111人,中級職稱216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9名,博士、碩士研究生55名。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業技術人員4名,國家、省級名老中醫師承指導老師6名,全國優秀中醫臨床研修人才2名,云南省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員3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者5人,昆明市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員7名,云南省榮譽名中醫、名中醫10名,昆明市榮譽名中醫、名中醫16名,昆明市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10人,昆明市衛生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17名。 近年來,醫院一直把中醫特色專科專病建設作為事業發展的主線來抓,逐漸形成一批優勢學科,引進與培養了一批在省內外具有顯著專業特色和學術地位的學科帶頭人及專家隊伍。現有國家、省、市級重點專科專病20個,省、市級內設研究及技術中心10個。其中,骨傷科為國家中管局“十一五”重點專科項目單位,針灸科、肺病科、重癥醫學科為國家“十二五”重點專科建設單位;肺病科被評定為2012年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骨傷科、肛腸科、針灸科為云南省中醫名科,骨傷科、肛腸科、針灸科、急診科、老年病科、肺病科、心病科等為云南省重點專科,糖尿病、哮喘、白癜風專病為云南省重點專病,此外,醫院還擁有皮膚科、推拿科、康復科、男科、心理咨詢科等特色優勢專科。為了充分繼承和發揮中醫藥特色與優勢,醫院還開設了“治未病”中心,設立了肛腸、針灸名醫工作室及名中醫門診。 醫院始終堅持“創新興院”的發展戰略,幾年來共承擔國家、省、市各級科研課題在研項目40余項。其中2011年肺病科科研項目獲國家自然資金資助1項;肺病科、制劑科項目獲云南省自然基金項目資助共2項,其他科室獲云南省衛生廳資助項目6項。近年來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3等獎1項,云南省科技進步3等獎3項、昆明市科技進步獎8項,國家發明專利7項,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 作為云南中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昆明學院醫學院、遵義醫學高等專科學院等的教學醫院,承擔著碩士研究生培養、醫學本科、護理本科、大中專等的教學工作,并承擔住院醫師、專科醫師及全科醫師規范化培養等多項教學任務。近三年來帶教實習進修人員2000余名,帶教瑞士、加拿大、德國、美國、意大利、法國、土耳其等外國留學生200余人,向國內外培養和輸送了大批的醫學專業人才。近年來,醫院舉辦國家及省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22項,肛腸科、骨傷科作為為國家中管局優勢學科繼續教育基地及云南省繼續教育培訓基地,承擔各級專科醫師的培訓任務,為基層培養了大批專業實用人才。 為了努力挖掘整理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臨床經驗、獨到技術,不斷挖掘整理中醫藥安全有效的單方、驗方。2010年成立了以我院為龍頭的昆明市中醫藥制劑中心及昆明中醫醫療協作醫院。制劑中心按國家GPP標準建設,設備先進,能生產蜜丸、水疊丸、散劑、片劑等10余種劑型,有列入醫保用藥目錄品種82余種,其特色制劑在所有昆明中醫醫療協作醫院內流通使用。 醫院近年獲“云南省中醫名院”、“昆明地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服務先進單位”、“云南省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首屆中醫護理先進集體”、 “第三屆全國醫院(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中醫醫院總務后勤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昆明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2011年,以李雷為領軍人物的中醫預防保健團隊榮獲昆明市第4批科技創新團隊稱號。 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醫院將遵循中醫藥自身的發展規律,繼承與創新,堅持 “特色立院、專科強院、創新興院、開放活院、環境優院”的發展戰略,秉承“究醫術之精,謀大醫之德”的醫院文化精神,科學管理,務實創新,實現醫院又好又快的全面發展,為人類健康、社會進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預約掛號
-
宜章縣中醫院二級甲等
宜章中醫院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于一身的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湖南省人民醫院定點指導醫院,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縣醫保中心定點醫院,先后獲國家衛生部、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婦女兒童基金會授予的"愛嬰醫院",湖南省中醫管理局授予的"放心藥房",省衛生廳授予的醫療質量、服務態度、后勤供應、醫療收費"四滿意"活動先進單位,以及市縣文明單位稱號。 宜章中醫院現有職工240余人,擁有副主任醫師5人,主治醫師及主管藥護技師32人,開設病床149張,住院科室6個,一級臨床科室18個,專病門診13個,重點專科4個,醫技科室6個。近幾年,醫院奉行"科技興院、專科強院"的治院方針,通過培育、引進、提高建成了一批深受群眾喜愛的專科,如范氏骨傷骨病專科、急重創傷專科、燒燙傷專科、中風癱瘓專科、糖尿病專科、風濕類風濕病專科、皮膚痔瘺專科以及白內障超聲乳化等專科。 宜章中醫院極力推崇"誠信、仁愛、求精、創新"的中醫院人精神,以病人的需求為中心,以"為了病人的一切"為服務宗旨,以服務人民大眾的身心健康為天職,竭誠為顧客提供質優價廉的服務。
預約掛號
-
廣州市中醫院三級甲等
廣州市中醫醫院坐落在有“西關”之稱的荔灣區黃沙地段,與風景秀麗的沙面、白鵝潭相鄰,交通便利。醫院始建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1956年經市政府命名為“廣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1960年更名為“廣州市中醫醫院”, 2004年成為廣州中醫藥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于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醫院,下設同德門診部和五羊門診部兩個分支機構,廣州市中醫中藥研究所設于院內。80年崢嶸歲月,廣州市中醫醫院一直秉承“中醫為本,西為中用,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辦院宗旨,懸壺濟世,治病救人,以“藝精德高”蜚聲杏林、馳譽海內外,榮獲“省文明中醫醫院”、“省百家文明醫院”稱號。2007年成為廣東省中醫名院建設單位,2010年成為廣東省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試點單位,2011年3月成為無煙醫療衛生機構,2011年12月成為廣州市中醫名院。 醫院占地面積7696平方米,業務用房約34000平方米。現有病床數517張,在職人員近千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60人,省、市名中醫9名,博士生導師4名、碩士生導師47名,教授45名,副教授36名。全國百名杰出青年中醫1名,第四批、第五批全國名醫帶徒指導老師1名,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培訓對象”7名,廣東省優秀中醫臨床人才11名,中醫藥強省建設專項廣東省首批名中醫師承項目指導老師9名,廣州市優秀中醫臨床研修人才25名,廣州市高層次衛生人才7名,廣州市“121人才梯隊工程”后備人才1名。 醫院擁有磁共振成像系統、大型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多層螺旋CT等現代診療設備,醫療設備資產總值逾億元。設專業科室20多個,專科(專病)80多個。醫療技術、教學科研力量雄厚,目前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重點專科(專病)及建設項目4個,分別是腫瘤科、脾胃科、腦病科、針灸科;廣東省中醫重點專科(專病)9個,分別是心病科、腫瘤科、針灸科、腦病科、骨傷科、急診科、潰瘍性結腸炎專病、慢性腎功能衰竭專病、脈管炎專病;廣東省中醫名科1個:腦病科;廣東省“十二五”中醫重點專科建設項目3個,分別是內分泌科、肺病科、乳腺外科;中醫藥強省建設專項中醫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3個,分別是腦病科、針灸科、內分泌科;廣州市衛生局1357工程重點中醫專科(專病)7個,分別是腦病科、腫瘤科、心病科、骨傷科、腎病科、急診科、潰瘍性結腸炎專病;廣州市中醫名科3個,分別是糖尿病專科、中醫婦科、中醫男科;廣州市“十二五”中醫重點專科(專病)建設項目3個,分別是腦病科、針灸科、脈管炎科。其中脈管炎科是全國最早建立的兩個脈管炎專科之一,早在1978年就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目前醫院承擔各級科研課題近百項,獲多項科研成果獎。 隨著醫院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內涵建設的不斷加強,一所“人才一流、服務一流、設備一流、環境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的現代化綜合性中醫醫院將竭誠為患者提供更為完善的服務。
預約掛號
-
嵐山區人民醫院
日照市嵐山區人民醫院座落在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海洲灣畔,處于蘇魯兩省、三市三區縣交界處,是魯東南沿海地區一所集醫療、保健、教學、科研于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47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3000平方米,包括門診病房綜合樓、內科病房樓、急診科、影像樓、后勤服務樓等,其中門診病房綜合樓18000平方米、內科病房樓8000平方米,開放床位500余張,分設高、中、普通三個檔次病房,內有中心吸引、中心供養、中央空調、無線網絡等現代化設施。醫院承擔著臨沂市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及日照衛校的教學科研任務,是全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職工、城鎮居民醫保定點醫院,全區離退休干部、二等乙級以上革命傷殘軍人醫保定點醫院,東港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醫院現有23個臨床科室、7個醫技科室、15個病區、1個急救中心、10個行政職能科室、9個后勤保障科室及1個獨立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578人。醫院建有國內一流的凈化手術室、ICU病房,擁有西門子16排螺旋CT、日立磁共振、美國GE彩色多普勒、德國史塞克腹腔鏡、高壓氧艙、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德國羅氏化學發光儀、梅里埃細菌培養及藥敏鑒定儀、PB840呼吸機等先進醫療設備100余臺(件),為臨床治療及診斷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醫院與山東省立醫院、青醫附院、臨沂市腫瘤醫院、日照市人民醫院等建立了良好的業務及教研合作關系,長期進行業務及學術交流,針對多種疑難病例、危重病人能及時邀請省、市知名專家進行會診,確保患者享受到國內最先進醫療技術及服務。臨沂市腫瘤醫院專家常年在我院坐診,開展包括肺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等常見腫瘤疾病的恢復與治療,保證了住院患者不出門就能享受科學規范的放化療技術及手術治療。 2013年1月,醫院成功加盟青島大學醫療集團,強化醫院管理、臨床診療、人才培養以及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并全面引進集團先進的文化理念及醫療技術,不斷促進醫院整體醫療服務水平及服務能力的提高,不斷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高效的服務。 2013年12月,醫院順利通過二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全院廣大干部職工以“二甲”評審為契機,立足標準化建設,緊密圍繞質量、安全、服務、管理、績效等多方面內容,把握“以病人為中心”的主題,促進醫院各項工作和諧、全面的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學科建設、醫療技術水平及服務能力等均邁入了新的臺階。為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不方便”的難題,醫院通過墊付資金等形式落實嵐山區報銷優惠政策,推行“定點直補”,讓參合患者出院就能即時報銷,門診實時直報,推行“先看病,后付費”診療模式,建立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規范運行的長效機制。 醫院秉承“厚德博學,精誠惠民”的院訓,積極落實“三好一滿意”活動,深入開展“先看病,后付費”、“臨床路徑”、“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復明工程”、“送醫下鄉”、“健康教育進社區”等惠民、便民、利民工程,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及服務水平,聚力優化醫療環境,努力推動跨越發展,朝著人性化診療服務、數字化醫學管理、特色化科研創新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的目標闊步前進。
預約掛號
-
沈東醫院二級甲等
沈東醫院位于沈陽市的東部,毗鄰沈陽東站,是一所規模較大、技術力量雄厚,集醫療、科研、教學、健身、康復、心理咨詢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愛嬰醫院;哈爾濱鐵路衛生學校教學醫院;中國醫科大學心臟病監測中心沈東分院等綜合性實體。 <br> 沈東醫院原是一家具有40余年歷史的鐵路醫院,根據國家宏觀經濟調控,于2004年9月30日并入沈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交由地方管理。沈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沈東醫院后,對人員進行了雙向交流,向沈東醫院派出了大批的管理人員、各科專家及技術骨干力量,開展了與第一醫院同樣的醫療項目,使這家原國企老醫院煥發了新的生機。 <br> 沈東醫院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康復科、心理科、急診科、口腔科、鑲復室、五官科等二十余個醫療科室。 <br> 沈東醫院還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百余項重大科研成果,獲鐵道部、沈陽市、鐵路局、鐵路分局的科技進步獎。尤其是并入第一醫院以后,技術能力有了突破性進展, 現在已不僅僅治療常見病、多發病,它們引進了新設備、高科技人才,一流的管理,用全新理念在醫療領域里開辟一條更廣闊的道路。以其幽雅的環境、雄厚的實力、先進的技術力量、合理的收費及優質的服務,恭候您的光臨。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