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縣第二人民醫院建院于1983年11月,其前身是淅川縣公療醫院,2008年11月更名為淅川縣第二人民醫院,擔負著全縣離退休干部、城鎮職工、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參合農民的診療、康復等任務,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教學為一體的國家二級綜合醫院。 一、基本情況 醫院占地2000㎡,建筑面積20000㎡。編制床位數400張,實際開放床位400張,床位使用率在95%以上。醫院現有職工448人,其中:護理185人,醫師96人,醫技38人,藥學40人,其他89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副高級以上職稱8人,中級職稱24人,大專以上學歷占85%。年接診病人11萬人次以上,2014年門診人次9.96萬人次,住院病人1.35萬余人次。 二、醫院硬件及學科建設 1、優美的診療環境 2012年新投入使用的17層病房大樓建筑面積1700㎡,內設層流凈化手術室、中央空調、中心供氧和醫用電梯等先進設備,醫院環境干凈整潔,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認可。 2、先進的診療設備 近幾年,醫院持續加大硬件投資力度,先后購進美國GE64排CT、飛利浦1.5T核磁共振、西門子DR、四維彩超、潘太克斯電子胃鏡、奧林巴斯電子腸鏡、吉米腹腔鏡等先進設備,為各種疑難病、常見病的檢查治療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目前這些設備在該縣處于前列。 3、過硬的人才隊伍 醫院一直堅持按照“請進來、送出去”的人才建設思路,通過院內培訓、外出進修、組織舉辦醫護人員技術大比武等活動,加強醫護人員的技能培訓,培養出一批專業化、年輕化、科學化的醫療隊伍,在臨床、醫技發揮作用。 4、領先的診療技術 醫院按照差異化發展的戰略目標,大力發展該縣醫療水平薄弱的、群眾所急需的技術領域。目前,醫院微創外科、無痛胃鏡、神經內科、心臟內科及康復醫學等技術水平處于全縣領先地位。 5、便捷的信息系統 為了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水平,醫院從信息化建設入手,先后在原收費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醫院電子病歷系統、電子醫囑系統、護士站系統,在全縣率先建立了體檢管理系統,并投入使用了醫院PACS(影像系統)。利用醫院信息化平臺,醫院成立了以患者需求為導向的綜合結算中心。患者在這里可以完成入院登記、醫保刷卡、出院報銷、出院結算、出生醫學證明等服務,出院結算時間由原來的50分鐘,縮短至10分鐘以內。 6、完善的學科設置 醫院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學科設置,目前已建成康復科、急診科、心血管內科、腫瘤消化內科、神經內科、普外科、創傷外科、骨科、婦科、產科、手術室、重癥監護室共計14個臨床科室,B超、檢驗、腦電、心電、肺功能檢查、胃鏡、鉬靶、病理、骨密度、DR、1.5T核磁、64排CT共計12個醫技科室。 三、醫院管理及文化建設 1、醫院文化體系 醫院堅持醫院文化“四個一”戰略,即:以院訓“博學潤德·大愛成業”;院歌《守護生命的家園》;院報《二院風采》;院徽《仁之滴》為依托,深入開展 “醫療質量萬里行”、“醫德醫風優化年”等活動,以文化促發展,以文化促和諧。 2、戰略協作體系 醫院積極尋求與上級醫院的合作,加大新技術、新業務的支持力度。先后和南陽市中心醫院、南陽醫專及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建立了合作關系。與鄭州市中心醫院合作建成的遠程會診系統可以實現和鄭州中心醫院及北京301醫院的遠程會診工作,可以讓該縣患者在縣內享受到省級甚至是國家級的診療水平。在積極尋求上級醫院合作的同時,醫院也加大與鄉鎮醫院的合作力度,給予其技術和設備的支持,讓鄉鎮醫院也能享受到縣級醫院的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 3、戰略定位和管理理念 醫院始終堅持一個目標、兩個滿意、三項措施的管理理念。即:一個目標:建立區域最具影響力的醫院。兩個滿意:患者滿意、員工滿意。三項措施:精細化管理提質量、差異化發展創品牌、人性化服務樹形象。...
[詳細]